Posted by on May 26, 2018 9:15 pm
Tags:
Categories: Baidu

Source: the use of nano non-viral vectors for efficient delivery of the CRISPR/Cas9 system has made new progress

[导读]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蒋兴&# 23431;、郑文富带领的课题组开发了一系列非病毒的纳米载体,可以高效&# 36882;送CRISPR/Cas9系统到体内,为拓展这一强大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临床&#24212 ;用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。

  

The CRISPR/Cas9系统作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弄潮儿,具有巨大&#30340 ;潜在应用。但是目前大部分方法都是利用病毒载体导入到生命体,&#25152 ;以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前景。

  然而,病毒载体对宿 主细胞可能产生致癌、致突变的风险,因此不能实现对CRISPR/Cas9系统的高效& #32780;安全的递送已经成为阻碍该技术临床应用的主要瓶颈。生物材料领& #22495;的科学家尝试着利用人工载体,例如脂质体、纳米材料等把编码的 CRISPR/Cas9的质粒导入细胞。

  蒋兴宇课题组发展了基于金纳米颗粒-脂& #36136;体体系的光控释放纳米递送系统。他们将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TAT多肽 ,使纳米颗粒表面带正电荷,能够和带负电荷的表达Cas9蛋白和引导RNA的&# 36136;粒(Cas9/sgRNA
plasmid)结合,形成一个整体上带负电荷的“纳米核”,再在该“核”外包裹&# 24102;正电荷的脂质体层(DOTAP, DOPE,
Cholesterol)以及PEG2000-DSPE,形成一个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。

  该 纳米颗粒可以通过细胞的胞吞及溶酶体逃逸途径进入细胞浆,在514纳米激光照射& #19979;金颗粒和TAT之间的金-硫键被打开从而将修饰在金颗粒上的TAT多肽解离&# 19979;来,与TAT多肽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的Cas9/sgRNA
plasmid也随之解离下来并在TAT多肽的指引下穿过细胞核膜进入细胞核。利用&# 35813;纳米载体,研究组在体外体内实现了对肿瘤癌基因polo-like-kinase-1(Plk-1)的靶向敲&# 38500;并有效控制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。

  该工作是在前期工作的&#22522 ;础上发展而来的。在稍早的一些工作中,蒋兴宇课题组成功利用微&#27969 ;控系统高通量筛选了54种纳米递送系统并最终优选了脂质体系统成功&# 36882;送了Cas9/sgRNA
plasmid到动物体内,实现了对肿瘤Plk-1基因的高效敲除(NPG Asia Mater, 9, e441,
2017);在此基础上,他们又发展了基于金纳米簇-脂质体的递送系统并成功 递送Cas9蛋白和sgRNA
plasmid靶向动物的Plk-1基因,实现了对肿瘤的有效抑制(Adv Sci, 4, 1700175, 2017)。

  蒋兴&#23431 ;课题组的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中科院纳米先&#23548 ;专项以及中科院“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”等项目的支持。

最新评论: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① 凡本网注明”来源:仪器信息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仪器信&#24687 ;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”来源:仪器&# 20449;息网”。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
② 本网凡注明”来源:xxx(非本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&# 36733;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&# 36131;,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其他媒体&# 12289;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”稿件来源”,并自 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
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& #32593;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Published at Sat, 26 May 2018 21:15:59 +0000